御书房 - 言情小说 - 来自东方的领主夫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4

分卷阅读84

    人家换点最便宜的豆子吃,而不是来粮食店,毕竟同样的东西,在店里卖的可比自己去找农夫换的要贵一些。

只有那些家里不种田,但有固定收入的人家才会经常光临粮食店,但这样的人在丁格尔镇上并不多。

所以这家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卖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粮食,他们主要是靠低价收购农夫们的田地产出,然后运到其他繁荣的地方高价卖个那些吃的起人。

这中间的利益,还是很可观的。

那家店的主人是镇长的亲戚,在丁格尔镇上还是有些地位的,所以粮食店开了那么多年,镇上也没有出现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以店老板的生意不说火爆,但也非常稳定。

毕竟见识少的农夫们可不知道,他们卖出去的小麦到了其他地方价格能提高好几倍。

或许也有人知道,但除了接受粮食店给出的收购价外,他们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换到大量的豆子和大麦了。

卖给他们的领主大人?以前的伯爵大人可不做这么麻烦的生意,他有大量的粮食可以对外出售,也能从农奴手上换到更多,而这些粮食已经能满足他对外的生意——开在王都的那家店原本就是卖粮食的,而且生意不太好——自然不会愿意花心思去收购那些分散在自由民手上的粮食。

也是因为这样,粮食店的老板科特才有机会从老伯爵手心缝里捡漏,把这家店开了快十年还好好的。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新开的粮食店和科特一样会收购自由民手上的粮食,而他们给出的价格比科特的价格高,其他人自然更愿意去他那儿卖粮食了。

这可把科特气的不轻,他觉得新开张的那家店铺的老板非常不懂规矩,一来就跟他打价格战是看不清他吗?

生气的科特老板去找了自己的镇长表叔,扬言要对方好看,却在不久后灰溜溜的回来,并且把自己店里的收购价格提高到和对方一样,其他什么话都不敢说。

因为那家店是伯爵大人派人开的啊!在萨丁森郡,谁敢跟伯爵大人做对?

而那家粮食店在收购了一批小麦后,又开始对外招人手,还不是一两个,而是有多少算多少,只要足够勤快能干活的他们都要,给的薪水还很不错。

这下,镇上贫苦一些的人都去报名了,那家店也把人都收了,男人分出一部分去修磨坊和水泥空地。女人分成两批,一批去到磨坊磨面粉筛面粉,一批聚在一起做面条。

面条自然是魏薇教出来的意面。

虽然后世的意面是由特定的小麦——“杜兰小麦”做的,可以久煮不烂,而魏薇做的意面没有那么耐煮,但两者的味道其实没有差太多,尤其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柴火也不是可以浪费的,能快煮一些时间他们反而更乐意。

在魏薇为费利克斯打开了名为生意的大门后,这位聪明的年轻人举一反三的想到了萨丁森郡对外售卖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有精油。

意面难道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它是用面粉做的,价格必然比面粉昂贵,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吃的起的,但它的味道比面包和大多数主食都要好,吃过的人很少有不喜欢的,而且做好晒干的意面可以存放很久,非常适合外出旅行时带着吃,运输也方便,费利克斯可以把它们卖到普拉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去。

所以想通这点后,费利克斯就想做意面的生意了。

当然这事他没瞒着魏薇,甚至想要请她一起,但魏薇对这个生意不太敢兴趣,所以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费利克斯自己完成安排的。

没有在庄园里安排地方,也没有选择仆人和农奴来干这些工作,费利克斯选择了在丁格尔镇上开一家店,并且招募镇民来工作。

在魏薇的耳濡目染下,费利克斯终于有了那么一点身为领主的责任感——他要让萨丁森郡,让自己的领民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样他自己才能更好。

而且,费利克斯偶然听到过魏薇私下里和女仆说可惜萨丁森郡没有大城市,不然她就可以出去逛街买东西了。

所以,在魏薇想发展萨丁森郡的时候,费利克斯也起了同样的想法。

他想在萨丁森郡内建立一座新城,它要足够大也足够干净,更要繁荣的让魏薇能够逛上一天也逛不完!

有时候,爱情不止令人盲目,它还令人疯狂。

费利克斯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会是个为爱疯狂的人,但他甘之如饴。

斗志高涨的伯爵大人第一步做的,就是把意面变成所有人都知道并且愿意花钱购买的食物,为萨丁森郡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只要意面的名声传出去了,自然就会吸引那些原本不愿意到萨丁森郡来的商人,为萨丁森郡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那你可以把路修一修。”魏薇告诉他:“我们那儿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是阻碍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条好的路不仅方便运输还能改变外地人对萨丁森的看法,把路修好,保证了交通安全,以后我们这里有什么好东西,就都有人愿意来了。”

魏薇早就对这里的路非常不满了,但她也知道修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以现在的人力物力,说不定好几年都修不好一条路。

所以说出这个意见后,魏薇又皱眉道:“萨丁森郡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如果人口能更多一些,发展就能更快了。”

她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萨丁森是真的缺人。

这么大个郡,总人口不到十万人,其中费利克斯领地里的人口差不多是四万左右,剩下六万中三分之二是其他男爵和骑士的领民,三分之一才是自由民。

放到华夏,哪怕是古代的华夏,一个大点的县城都不止这个人数呢。

所以郡内的人才会住的那么散,连大点的小镇都只有三个,彼此之间的距离能用天来计算。

而郡内的土地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荒地很多,美其名曰是牧场,但实际上这些区域或许并没有谁在放牧。

而因为三圃制,开垦出的农田每年有三分之一都处于无人耕种也无产出的情况,这点在以前是可以的,但在可以给农田施肥后,就不需要通过休耕来让地力恢复了,而原本的那些农夫每年耕种十英亩左右的田地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没办法再耕种这些以前需要休耕的田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