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 言情小说 - 女配不想死(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

分卷阅读17

    静默了一瞬。

游氏心尖蓦地一疼,握住了阿渔的女儿,细细摩挲着她的手掌,女儿的手还不如自己柔腻,残留着辛苦劳作的痕迹。

朱先生听得心里也不是滋味,本是天之骄女,却沦落乡野受尽磨难,一个姑娘家竟然要去锄地,他清了清嗓子:“八姑娘赤子心肠。”虽然他还是不觉得她能做出什么来,但这份心意难得可贵。

阿渔腼腆地笑了笑。

靖海侯也不觉得阿渔能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但是哪里舍得打击她,便道:“闲暇时可以放松放松,不要拉下功课。”

阿渔笑了笑,带着点小女儿炫耀的娇憨:“爹娘要不要去看看?”

靖海侯和游氏自然要捧场。

阿渔就兴致勃勃地领着他们去了木匠处,就像一个迫不及待向小伙伴展示玩具的孩子。

难得见她这么孩子气的模样,靖海侯和游氏忍俊不禁。

还没走到,就见一个人兴奋异常地冲过来:“成了,成了!”

阿渔喜形于色:“做成功了?”

来人点头如捣蒜,才发现靖海侯和游氏,连忙请安。

靖海侯好奇:“什么成了?”难道是阿渔说的锄地工具,思及此人喜出望外的神色,靖海侯脸色微微一变。

“回侯爷,耧锄成了,小的们试过了,用这东西锄地,比之前快上七八倍。”

靖海侯眼前一亮:“在哪?”

那人赶紧起身带路,领着一家三口到了一块田地上。

“这就是耧锄?”靖海侯看着摆放在中间的木架子。

阿渔点头:“是把耧车和锄头结合在一起,所以就随便取了个名在耧锄。”历史上,这种工具就叫耧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锄种效率。

阿渔又让人再示范一遍。

亲眼见识到这种工具的效果之后,靖安侯喜上眉梢,此物若是推广至全国,委实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幸事。

靖海侯看着阿渔的眼睛彷佛在发光:“好孩子,天下百姓都会感谢你。”

“是大家的功劳,我问了好多老农,他们给了我不少建议,还有工匠们,要没有大家帮忙,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想得出来。”阿渔道。

靖海侯更加欣慰:“每一个都有赏,重赏!”

阿渔扬唇灿笑。

游氏比阿渔笑得还灿烂,一脸的与有荣焉。

次日,靖海侯进宫面圣,献上耧锄。

当今圣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王,闻言,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就去御田试验,甚至亲自下场用了一回,连连道好:“有了此物,百姓省时省力,大善。太子,你来试试看。”

太子接过扶手,用耧锄锄了一小片地,估量一番,眉目含笑:“父皇,这耧锄微微用力,便可入土二三寸,日耕不缀,一日约可锄二十亩地。”

皇帝龙颜大悦,将推广一事交给太子,转脸对靖海侯:“当记爱卿一功。”

靖海侯躬身道:“臣不敢居功,此物乃小女与众农户工匠集思广益之成果。”

“爱卿之女?”皇帝微微讶异。

靖海侯:“乃臣年前刚刚寻回之嫡女,小女长于民间,亲自下地耕作过,知农事艰辛,便想略尽棉力。”他还没沦落到要去抢女儿功劳的地步,女儿长于乡野,婚嫁时会被人挑理,但倘若陛下金口玉言夸赞,可大大提高她的身份。

皇帝也听说过靖海侯府嫡女被偷梁换柱一事,捋须而笑:“还未恭喜爱卿明珠复得,爱卿之女身处逆境,却未自暴自弃,依旧忧国爱民,有乃父之风。”

一旁的八皇子眉心微不可见地皱了皱。

靖海侯:“陛下谬赞,臣女愧不敢当。”

“当得起,她功在百姓,于国有功,该赏。”皇帝大手一挥,一一赏赐靖海侯阿渔以及与耧锄有关的老农工匠,其中几名工匠还特招进入工部,协助耧锄推广。

得到赏赐的老农工匠恨不得将阿渔供起来,尤其是实现了阶层跨越的工匠。

山庄内暗地里嘲笑阿渔‘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人觉得脸有点疼,讪讪地想,到底是侯府千金呢。

朱先生也有点尴尬,本以为女弟子不务正业,不想干的是再正经不过的事了。此后,对阿渔的改造大业大行方便。闺阁才女和造福民生,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过了好几日,温泉别庄内的萧老夫人才知晓阿渔得皇帝称赞厚赏一事。耧锄利于百姓劳作,农乃国之根本,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萧老夫人心情复杂地捻着手上佛珠,论理萧雅瑜有此造化她该高兴,这是整个靖海侯府的荣耀。

只随着萧雅瑜一举成名,本已经逐渐冷却的调包之事,再一次被翻了出来,舆论更加偏向萧雅瑜,与之相对的,落在珺儿身上的指责更加刻薄。

萧老夫人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萧雅瑜名声越好,珺儿的名声就越差。

作者有话要说:  粗壮的金手指(^.^)

耧锄:王祯卷十三引:“此器出自海壖,号曰耧锄。耧车制颇同,独无耧斗,但用耰锄铁柄,中穿耧之横桄下,仰锄刃,形如杏叶。撮苗后,用一驴,带笼觜挽之。初用一人牵,惯熟不用人,止一人轻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过锄力三倍。所办之田,日不啻二十亩。”

这里的亩,由于各个朝代规制不一,所以顷亩的广狭,前后颇有差异,具体换成现在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啊,找不到数据哈。

PS白天我要改几个错别字,请无视更新提示哈

第11章真假千金11

继耧锄之后,阿渔又把代耕架、除虫滑车折腾了出来。

之前还有很多人觉得她只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甚至一小部分人觉得,那耧锄是靖海侯府的工匠想出来的,只是靖海侯知道自己的嫡女乡下长大,底气不足,所以故意把功劳按在嫡女头上替她扬名。当然这种说法少之又少,耧锄可是在皇帝跟前过过眼,靖海侯脑袋被驴踢了才为了这点名声去欺君。

不过运气好的说法颇有市场,一个乡下来的丫头把满京城的名媛闺秀比了下去,总归是让人不那么舒坦的。

可在代耕架、除虫滑车出来之后,运气一说,不攻自破。众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