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85

分卷阅读585

    雷轰石碣让全书戛然而止……

与百回本相比,后五十回的情节与前七十回衔接得更好,而人物形象也没有过于突兀的变化(也有部分变化了的,但都有个过程,而非像百回本的后三十回那样突然之间莫名其妙地就变过来了。),同时和前七十回一样,延续了施耐庵酷爱前后呼应(喜欢挖坑而且有坑必填)的特点,如果施耐庵当年真的不止写到七十回,那么这一百二十回的在各个版本中无疑最可能是真本。

但是,后世的那些水浒专家也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瑕疵,虽然并没降低该书的水准,却令其是真正古本的可能性小了许多。原来,的后五十回当中竟然多次出现了民国时期的口语,因此后世的水浒专家普遍认为及其前身(这是1933年版的书名,1985年出版的经过编纂,还加入了少量其他版本乃至新创作的内容,和1933年版已经有所区别,当然大体上还是一致的。)的后五十回是伪作,而最早拿出这个版本的民国时期常熟中医梅寄鹤被他们认为嫌疑最大,当时由引起的风波也就至此基本平息……

本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此事到此应该可以盖棺定论了,但是胡卫东却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怀疑人,他深知若真的被证明为施耐庵所着的原本,那么遭到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当时的所谓“专家”,因为他们赖以吃饭的学识统统会化为乌有。

俗话说“断人财路,有如杀父。”,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扶正”,所以自然是竭力搜寻对他们论点有利的蛛丝马迹,而利用他们掌握的话语权将其拼命放大。或许是他们觉得这样还不保险,甚至还利用他们的掌握的舆论将明显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且前后有天壤(除了剧情与人物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后五十回的语言词句问题在百回本的后三十回中同样存在(注2),但那些“砖家”却以双重标准对此视而不见……)之别的百回本定为正本,其暗藏的私心也就不难看清了。

注1:即是说天罡地煞应劫下凡,扰乱世界,后来得张叔夜(长人持弓指的就是历史上张叔夜平定宋江起义一事,在七十回本末尾的卢俊义惊梦情节里也有暗示。)计平了,大家散伙,枪马无用,只剩下个山明水秀的梁山泊。公孙胜的留言不但点出了梁山泊好汉的结局,还回应了楔子里“洪太尉误走妖魔”和七十回本末尾处卢俊义惊梦的情节……

注2:当然不是民国的语言习惯,而是明朝中期的,但施耐庵却是元末明初人,而水浒这种造反题材的书也只有在民不聊生的元末才有足够的创造动机,要知道古代写这种题材需要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勇气,敢写这个就是真的有心造反,作为一个文人,也只有在黑暗的元末才会被逼出这样的决心。

第六百八十二章水浒风波(中)

有人可能会举出高鹗续写的一样被认为是正本的例子,但曹雪芹的是确实tj了,必须得有人帮他续上,而水浒即使是七十回本,虽然后面可以再接剧情,但到此戛然而止也未尝不可,这个时候硬要接上一段明显与前文衔接不好的文字,就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如果将其硬是称为正本,那就更是滑天下之大缪了……

至于梅寄鹤是作者的说法,胡卫东更是无论如何难以相信,因为以后五十回的高水准,绝非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所能写出,如果梅寄鹤是民国时期的大文豪,或许有这个能力,但他不过是个仅在县里有些名声、还是作为一个名医而非作家,虽然有些作品,但也不过能在业余作家里面还算不错,就连靠文字吃饭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有那个本事?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只是胡卫东喜欢,就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觉得好而已,并非真的有那么高的水平,要不然为何民国时期的初次出版会折戟沉沙,1985年才再次出版的时候销量也远比不上那拼凑出来的一百二十回本?

但胡卫东对自己的鉴赏能力还是有些自信的,至于历史上出版遇挫,其实也不难解释。民国年间的出版失败完全是因为出版商犯二。那个白痴居然直接出版后面的那五十回,而没有连着前面七十回一起刊印成书……

对于之前没看过水浒的读者,这种做法直接让他们就没法,而那些之前看过前七十回的也未必会对真假不明的后五十回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愚蠢的做法还会给读者“这是续作”的心理暗示。加之当时刊印量很少,抗战又已经迫在眉睫,还有心思看闲书的中国人本来就不多,这书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出版,销量不惨淡才怪。而且当时该书刊印的册数太少。又没有名家热捧,影响不大理所当然,并不能以此认为是书的水准不高。

至于1985年出版的那次,当时百回本以及拼凑的一百二十回本的销量已经极大。再加上太祖晚年评水浒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浒热”。导致大部分中国人都对宋江投降打方腊的情节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再想接受里完全不同的情节可就难了。何况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仅仅首批出版就卖出了十几万套,这成绩纵不能算好、也绝对不能算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该书的水准……

虽然如此,但后五十回中多处明显更像是民国时期语言的词句却终究是个问题,因此胡卫东虽然喜欢这个版本,却也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不是施耐庵原作,要知道历史上梅寄鹤在1969年就过世了,而胡卫东当年看到的却是1985年刊印的那个版本,也就是说当他看到时,梅寄鹤老先生早就过世很多年了,真相如何自然难以考证,何况当时胡卫东在保密制度很严的军工部门工作,平时事忙不说,也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自由,所以他直到穿越的那一天,都没工夫专门调查此事。

即使在穿越之后,身肩重任的胡卫东也一直抽不出时间处理这类琐事,直到腿断之后才得了闲,有空派人将梅寄鹤请来询问此事。梅寄鹤在首次出版失败后深受打击,此后即使对自己的儿孙也不再谈及此事,谁知在怀着忐忑之心被那位传奇一样的胡副总理请过去之后,对方竟然和蔼地说自己看过1